元阳:梯田迎丰收 科技来助力便捷的申领流程是政策落地的关键。元阳县农机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每台符合标准的农用无人机给予1.4万元财政补贴。在给力的补贴政策帮扶支持下,看似“遥不可及”的无人机成了寻常农家的“空中好帮手”,彻底改变了当地传统农业劳作模式。
时下,正是元阳哈尼梯田的丰收季。与往年不同,今年梯田稻米的采收除沿袭千年来的传统耕作收割法外,还引入无人机,以高科技手段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新街镇水卜龙村,一架无人机飞来飞去,悬停、上货、吊运、卸货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在螺旋桨的蜂鸣声中,装满新粮的袋子稳稳地从田间“飞”向边,不到3分钟便完成约40公斤稻谷的搬运。
近年来,元阳县持续加大科技助农力度,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以“科技+政策”双轮驱动,让“空中好帮手”农用无人机“飞”进寻常农家,使更多农户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目前,元阳县已有不少像胡庆、白玉祥一样,借助补贴购置无人机从事农业运输的“新农人”,其服务范围覆盖多个乡镇。科技农具正源源不断“飞”入寻常农家收 科技来助力,让农户劳作更轻松、增收更有底气。
此外,为推动梯田水稻机械化生产,元阳县还积极探索实践,与州农机推广站及农业合作社合作,引进适合梯田作业的农机具,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借助科技力量让梯田农业生产焕发新活力。
哈尼梯田地势特殊,从山脚到山头落差巨大。以往秋收时,稻谷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耗时耗力。如今,无人机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无人机的广泛运用,不仅方便了农户,也为从业者带来新的增收途径。从去年3月开始从事无人机吊运工作的白玉祥,如今已是全县小有名气的“飞手”,“我们一般用无人机吊运、玉米和稻谷,很受老百姓欢迎,收入也很可观。”。
依托科技惠民补贴政策,元阳县充分结合山区地形特点,在新街、牛角寨、沙拉托等乡镇,大力推广无人机吊运和单轨运输机、谷物燥机、稻麦脱粒机等智慧农业装备,逐步破解哈尼梯田及山区地块农产品“运输难、收割慢”的痛点,让农户切实享受到科技助农红利。
金秋时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山乡村寨迎来忙碌的丰收采摘季。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办理服务窗口,来自逢春岭乡凹腰山村委会凹腰山村民小组的无人机“飞手”胡庆携带机具和身份证农机新闻、户口簿等证件进行机具核验磨面机,不到10分钟便完成从资料审核到人机合影等一系列申领步骤。
“手续办理很快捷,工作人员专业又细致耐心,对我们不明白的地方得很到位。”胡庆感叹道:“这次我买了两台无人机,国家给的补贴是每台14400元,这是很好的福利政策。”。
“以前我们收割稻谷全靠人背马驮,又累成本又高,现在无人机载运速度快、效率高,成本大大降低元阳:梯田迎丰,真是很实惠!”充分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的新街镇水卜龙村村民苏绍兵乐呵呵地说。该镇大鱼塘村村民李勇金也深有同感地说:“以前每到收割季节搬运谷子累得不行,现在用无人机,没多会儿就吊完了,轻松了许多。”!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湘江农机http://www.xj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