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来凤县头茬制种水稻开镰
时间:2025-09-13 08:21:45 点击次数:3

  “我们和农户签了订单,公司保价收购。大户敢种,小户也。”三胡乡红鱼泉村玉丰农业公司经理杨方玉介绍,公司在安子堡村、金龙沟村、狮子桥村等村发展1200多亩制种,大部分由种植大户牵头种植,目前已开割第一批300多亩稻田,10天左右能收完。

  “不光要让地能种,更要让地种得好。”来凤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当地以水稻良种繁育为核心,持续推广良种、良机制种水稻开镰、良技,引进高产优质稻种,组织农技人员指导种植技术农机新闻,还通过农机补贴鼓励农户添置收割机、插秧机等设备,让科技扎根田间。如今,从耕种到收割的机械化率显著提升。

  恩施报讯 (全记者牟凡 通讯员邓明安)风吹稻浪涌,金穗满田畴。8月26起,来凤县三胡乡苗寨沟村覃家坝的头茬制种水稻陆续进入收割季。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稻谷,收割机穿梭田间,割穗、脱粒、粉碎稻草一气呵成,农机轰鸣与稻穗轻摇相映,奏响秋丰收序曲。

  近年来,该县紧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坚守耕地红线为底线,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双管齐下”:把零散地块整合连片,统一规划平整,让“巴掌田”变成“连片田”;配套修建灌溉沟渠、机耕道,让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提档升级的同时,为机械化作业铺好。

  “今年500亩水稻全靠收割机采收,开镰到现在收了260亩。”苗寨沟村五组种植大户陈小东站在田埂上算着账,“人工收割一亩得花不少钱,现在两台机器连轴转,光这一项就省了1万多元红薯粉碎磨浆机。”田间,收割机驶过,留下整齐的稻茬,脱粒后的谷粒直接装入运输车。从收割到归仓,机械化效率比人工提升数倍。

  眼下,来凤县各地稻田里,收割机往来作业,装满谷粒的车辆有序驶向晾晒场。从零散种植到连片经营,从人工劳作到机械作业,从“靠天吃饭”到“科技护航”,第一茬制种水稻的丰收,不仅是颗粒归仓的喜悦,更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生动注脚藏粮于地的坚守来凤县头茬、藏粮于技的突破,让这片土地持续孕育着“年年好丰景”。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湘江农机http://www.xjnongji.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