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非农业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机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
时间:2025-07-29 16:20:29 点击次数:4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增加,非洲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对农机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非洲多国长期受风沙、多雨、干旱等困扰,中国农机能够因地制宜、解决“痛点”,因而深受非洲市场欢迎。

  不少中企扎根非洲,为当地客户提供完备的售后服务保障。在田间地头,中方技术人员为非洲兄弟产品知识。中企还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助力打造非洲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和培养当地农业机械化人才。

  贝宁农户奥斯卡·塔米努也有同感。两年前,他购入了一台中企制造的小型碾米机,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这台小型机器便于运输,更适合我们这种小规模农户使用。”。

  跨越山海,双向奔赴农机新闻,中非是农业现代化之上的同行者、真伙伴。当中国农机驶向非洲沃野,中国机械化技术正助力非洲提高生产效率,农业发展潜力,用中国技术充实“非洲粮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在这片横跨赤道的上,中国农业机械正化作破土的犁铧,在非洲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里耕种下新的希望。

  中联重科从2011年开始向非洲出口农业机械,如今已成为非洲进口农业机械的主要中国厂商之一。“我们为非洲发展提供的产品覆盖农业生产多个环节,其中拖拉机产品已累计销售超过5000台。”中联重科海外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坚强告诉记者。

  中联重科还根据非洲农艺和作业,定制、开发适用于当地需求的农机产品。例如,针对乌干达收获季与雨季重叠、水稻来不及收割就可能烂在地里的情况,中联重科派驻工程师根据当地气候、作物生长情况等对水稻联合收割机作出改进,赢得农户广泛认可。

  “农业洲经济的基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实现减贫和工业化的关键一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看来,这样的合作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2024年9月11日,娄底市双峰县湖南维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将发往海外的铡草机产品装车(无人机照片)。

  21岁的飞手卢修斯·迪普莱西告诉记者,传统直升机喷洒农药飞行速度快、高度高,作业时农药易飘散,不仅污染,还影响周边农作物。现在,无人机可以在作业前通过3D地形勘测确定安全飞行的高度和速度,还可实时调整喷幅、喷洒流量和药液雾化颗粒大小,实现精准喷洒。

  除此之外,中国无人机等新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助力非洲农业转型升级。在南非的庄园农场、莫桑比克的水稻田、埃塞俄比亚的小麦田,大疆、极飞等中国品牌无人机为非洲农户带去丰收希望。

  “农业技术的转移和本地化将为非洲农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目前在湖南农业大学攻读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学位的喀麦隆留学生乔治·阿什韦赫姆博姆·卢说,“中国开发的许多机械化解决方案,在针对非洲农业条件进行调整后,将会非常有益。”铡草机

  2024年9月11日,娄底市双峰县湖南湘源金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人在组装小型收割机。近年来,双峰县农机企业针对非洲国家地形地貌等特点,开发小型收割机、碾米机、铡草机、玉米脱粒机等小农机产品,销往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

  2024年发布的《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已与23个非洲国家及地区组织建立了农业合作机制,签署72项合作文件,在非农业投资存量突破10亿美元,200余家中资企业扎根非洲,从粮食种植到加工贸易,搭建起全产业链协作网络。

  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杜图米镇的稻田里,当地农民熟练地驾驶收割机作业,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撒哈拉沙漠南缘,中企改良的微耕机能够有效抵御风沙,提高耕作效率;在南非方廷希尔庄园的甘蔗地中,无人机缓缓起飞,按照预定航线喷洒药剂…。

  中国农机进入坦桑尼亚莫罗戈罗后,当地农业生产迎来效率。“以前用镰刀割水稻,1英亩稻田要干两天……”41岁的坦桑稻农蒂莫西·舒马一边绕着收割机检查和刀片,一边向记者回忆道。“中国收割机一个小时就能搞定一英亩半,速度快得惊人。”?。

  在今年5月的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工程机械再制造协同发展大会上,“好保游”受邀作为企业代表发言,输出我们对非洲的商务考察经验,内含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工程机械产业的观察分享铡草机

  “技术人员定期上门中国农机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农忙时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设备故障。”贝宁农户塔米努的手机里至今仍保存着长途跋涉来为农机做的中国技术人员的照片。

  展会现场,一系列小型农机备受关注。“非洲不少国家小规模农户居多,小型农机产品具有广阔市场。”湖南湘源金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李玲莉说,“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我们拓展非洲市场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中非农业 在希望的田野上。

  德诚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周宏伟介绍,针对撒哈拉沙漠沙尘暴频发的状况,企业升级优化了微耕机的空滤器,减少风沙影响,延长发动机寿命。同时,由于西非不少地区土壤板结问题比较严重,企业根据用户反馈改良刀具,以适应当地作业需求和使用习惯。

  “我们持续关注中国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创新,期待在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毛里塔尼亚驻华大使维拉利说。

  “中国无人机技术帮助我们实现了农作物的精细化管理。”南非农业服务承包商约翰·普林斯卢评价道。

  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机械与技术的输出,更是一场关于 “饭碗尊严” 的双向奔赴:中国用深耕千年的农耕智慧,助力非洲兄弟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而无数中国背井离乡的奉献,正让 “非洲粮仓” 的梦想照进现实。

  谷物联合收割机、混流式烘干机、履带旋耕机……近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在博览会上,不少农机装备吸引观众驻足。中非农业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机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湘江农机http://www.xjnongji.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3786820880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