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学校下设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宠物科技学院)、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智慧农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云安农文旅产业学院6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门;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铡草机、种畜技术研发中心。在职在编教职工57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1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40人;“双师型”教师228人。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以上教育教学101项,其中,国家级15项;国家专利107项,农业农村部申报新品种10项。获省级以上表彰励46项,其中科技进步3项。
13年元帅曾在学校任体教习,1929年云南第一任省委王德三在此任教,1938-1939年,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文学院和法商学院曾在学校茭菱校区办学,1941-1942年学校原教学大楼曾为飞虎队招待所农机技术。
“以服务为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使学生具备“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现代职业素质。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连续第9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学校重视并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创业取得可喜成绩,近年来已有近300名毕业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已连续3年获得“云南省鼓励大学生创业先进集体”。2016年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得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
“不忘初心、牢记”,按照党的二十大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的新方向,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贯彻落实习总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聚焦“三农”,围绕学生发展下功夫,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双高计划”为统领,以国家优质院校建设为抓手,强内涵提质量,整体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将学校打造成“本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具有中国特的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
2009年学校被农业厅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试点培训机构,在学校成立了“云南省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学校资产经营下属企业“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专门开展社会服务,积极参与了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科技增粮技术指导等社会服务工作。2009年以来,生猪经济研究室、蚕桑经济研究室、油菜综合实验站、玉米综合实验站、马铃薯综合试验站和禽蛋综合试验站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依托学校实施并为全省提供技术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起学校负责了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州市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为基层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2011年,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原料项目——滇陆种猪选育扩繁建设项目依托学校建设。2015年开始,学校承担云南烟草系统职业烟农试点培训任务,已累计培训700期,培训职业烟农76304人。学校还设有“农业农村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云南省第210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社会和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2018年成为云南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南省农学会、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并负责常工作的开展,负责《云南农业》《云南农业年鉴》《云南省志·农业志》的编辑出版等,学校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2021年成为全国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业技术学院,为学校开展好社会服务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2021年被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组织,面向社会和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2024年牵头成立云南高原特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云南高原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2006年以来,分别与泰国、韩国17所农业院校签订了互派留学生、合作办学协议。2006以来与泰国孔敬农业技术学院等10所学校互派留学师生13批次近400人次。学校每年选派30多名学生赴泰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已有20多名毕业生先后到泰国就业。2012年在柬埔寨承建了“中国云南—柬埔寨班迭棉吉现代农业科技友谊示范园”,项目得到了柬埔寨王国副首相高金然的高度赞许。2013年举办了一期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学院由9名院校长组成的农业教育培训班。2016年农业农村部将“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设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了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家级培训交流平台。2015年以来该中心已经举办缅甸农业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缅甸49人。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学校社会服务工作已开始走出国门,辐射东南亚和南亚。
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怒江农校,学校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
学校现有茭菱校区、小哨校区、安宁校区和马龙(云南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小哨校区拥有700余亩的实习农牧场,马龙校区拥有8000余亩的实训。目前铡草机,拥有校内实训76个,实验实训室126个,校外实训188个。建有生猪标准化养殖、现代化无公害蛋鸡养殖、太空蔬菜生产性实训等13个省级以上校内实训,其中,生猪标准化养殖、太空蔬菜2个生产性示范实训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园林实训园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食品加工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云南农业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虚拟仿线个。
“以农为本,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全真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三农”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农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扎根农业行业,始终坚守职业教育领域,学校积极探索和创新高等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特兴校战略的引领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出发点,以云南高原特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为导向,逐渐探索形成了独具特的“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特评估中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办学特鲜明。近年来,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院校特评估,成为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是一所以高原特现代农业专业为优势和特,集农业、食品药品、大健康、工程、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等多专业融合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农业农村部“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是云南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南省农学会、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6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现有国家级实训3个,国家级专业3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开设专业48个,全制在校学生1.6万人。其中,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工程造价3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专业,园艺技术、工程造价、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财务管理7个专业为省级专业。
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中华人民国成立后更名为昆明农业技术学校,1958年分出成立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1962年昆明农业技术学校更名为云南省农业学校。2002年,经云南省人民批准,云南省农业学校和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合并组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学校归口教育厅管理,云南省种畜、种禽、原种猪繁育推广中心成建制并入学校并在学校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在121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农业科技人才5万余人。
“依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农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在东南亚、南亚国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在“一带一”实施中,学校将在东南亚、南亚农业科技交流与技术培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湘江农机http://www.xjnongji.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