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变化,源于南江县在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上的发力。近三年,南江投入4.2亿元,在100个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玉堂村正是受益村之一。昔的“坡坎田”变成了连片平整的高标准农田,为农机作业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该县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2019以来,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4.6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较五年前提高8个百分点。组建农机助耕队158支,年作业服务面积超过20万亩次。同时,建立县乡村农技服务网络,每年开展农技培训200余场次,培训农民1.5万余人次。
“从播种、防虫到收割,全程都有机械帮忙,我们推广的机械防虫能减少农药用量,机械播种能保证苗齐,让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心’。”伍和平说,2023年,南江县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合作,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赤翡翠米”为基础,对水稻品种进行改良提质,玉堂村正是当地水稻新品种的种植示范片之一。通过现代高新生物育种技术,新品种抗病性提高了20%,每亩产量能升5个百分点,口感也更好。
今年42岁的蒲彪穿梭在稻田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17年他务工返乡种植水稻30多亩,2023年玉堂村完成高标准农田后,他信心十足种植了120亩水稻。“以前收稻子农机农技助力科学种粮 四,全家上阵要忙半个月,还得看天脸,天时不好就颗粒无收。现在不一样了猪草机,田整平了,有水渠浇田,有机耕道走农机,旱涝保收,收割靠机器,省了不少力气!”?。
“种粮有效益,农民有劲,村子有活力。”在收割现场,南江县镇副镇长梁勇说,通过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镇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90%,解放的劳动力发展养殖、务工或第三产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品种好、收得快,销和价格也让农户放心。长赤翡翠米业不仅给农户提供优质种子,还指导他们搞稻鱼、稻鸭立体种养。“稻谷成熟后,公司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粮,既保证了充足的优质原料,也保证了农民的收入。”该公司产业发展办负责人何丽萍介绍。
据了解,长赤翡翠米业的“订单农业+返利”模式让村民直呼实在。蒲彪算了一笔账:“公司先垫稻种钱,收粮时不仅返还种子款,每公斤还再补2毛钱,仅这一项就每亩增收300元!”这种“三免两统一补”(免稻种、技术、农资,统一种植标准、收购流程,补返利)模式,全县长赤翡翠米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突破5万吨,带动2万名种粮农民年户均增收超600元。
“多亏了好政策和新技术,让咱田收成更多了。”蒲彪一边说着,一边忙着指挥着收割机,不一会儿,饱满的稻谷就装满了车厢。
“以前打药靠背喷雾器,一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还打不匀。”如今,蒲彪把耕、种、防、收全托管给了镇上的农机合作社。“一个电话农机技术,收割机就开到地头,一亩地才百来块钱,省事不说,损耗还低,还能保证颗粒归仓。”他算了一笔账,全程机械化每亩能省下近200元人工成本,产量还提高了近百斤。
如今的玉堂村,田成方、渠相通、相连,农户口就能卖粮,子越过越红火。种好粮食,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村子面貌焕然一新。“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村里发展好了,不少人都回来创业、种地,村子越来越有活力。”蒲彪说。
据南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伍和平介绍,全县整合了28家农机合作社的100余台(套)收割机具,像“滴滴打车”一样调度:“农户成本降30%,合作社设备利用率翻番,双赢!”?。
9月10,在四川省南江县镇玉堂村三社金稻浪的田间里,6台“铁牛”轰鸣着向前,收割机镰刀飞速旋转,成片稻秆瞬间卷入,脱粒、清选一气呵成,饱满谷粒哗哗落入粮仓。
“通过综合施策,全县粮食生产可望连续六年实现丰收,今年预计总产可达40.8万吨。”南江县农业农村局长马明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川南江让群众种粮省心又赚钱、得实惠,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湘江农机http://www.xj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