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科技装备织网布阵 西安农田“智”造清凉
时间:2025-08-14 16:21:16 点击次数:1

  “下午三点左右,地表温度最高时,系统会自动补灌。”成蹊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传根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智能控制终端软件,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

  8月8,在周至县姚力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猕猴桃园里,记者看到植保机器人正在沿轨道进行雾化作业,细密的水雾有效降低了园内温度。

  “龙须菜对温度极其,超过一定温度往往就会纤维化。”畅盛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秉畅介绍道,园区通过“喷雾+环流风机”的组合,将棚内温度始终控制在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区间。

  夕阳西下,记者采访结束离开临潼区的玉米示范田时,晚风裹挟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田垄边的电子屏滚动显示着明的灌溉计划,不远处几名农机手正在检修设备……在与高温的较量中,现代化农业装备不仅守护着田野的生机铡草机,更增强了西安乡村振兴的科技底!

  “草生栽培+微喷灌,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科技装备织网布阵。”合作社负责人姚力指着果树下茂盛的白三叶草,向记者讲述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据了解,这种抗热性较强的草不仅有助于锁住土壤水分,还能形成天然隔热层。

  虽已立秋,但八月的关中平原仍是暑气难消,空气里尚有闷热的气息……连来,记者走进我市临潼区新市街道的玉米示范田,看到玉米田在卷盘式喷灌机的水雾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就连田间小径也有着丝丝凉意现代农业机械设备。

  8月7,记者在临潼区恒远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田里看到,卷盘式喷灌机有如一条银长龙缓缓移动,水雾均匀洒向玉米植株。“这台设备每天作业面积约50亩,比传统漫灌节水约60%。”恒远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定告诉记者。

  记者在位于狄寨街道的成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连栋大棚内看到,悬挂式微喷头正在执行“错行灌溉”指令,避免水分集中导致裂果。

  记者了解到农机技术,这是我市农机系统应对高温的一个缩影,智能灌溉设备、果园机器人、水肥一体系统等现代化农业装备,为焦渴的农田撑起“伞”。

  在鄠邑区畅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记者刚掀开棚帘就感受到一阵凉意——大棚顶部的遮阳网已自动展开,高压喷雾机每隔半小时喷出细密的水雾。

  7月以来,针对持续高温,我市农机系统组织技术服务队下沉田间,开展“夜间检修”行动。在蓝田县前卫镇,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将灌溉时间调整至凌晨,从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高陵区通远街道推广“浅浇快轮”灌溉法,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记者注意到,就在不远处,农机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滴灌设备,细密的水流直接渗入作物根部。据了解,这样的场景在我市14个粮食单产提升机械化技术示范点同步呈现。

  市农机总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今夏相继投入喷灌机、平移式灌溉系统等农机设备,确保有序应对旱情。在长安区引镇街道,连片稻田通过智能墒情监测系统实现精准补水,土壤湿度保持在作物适宜区间。

  据姚力介绍西安农田“智”造清凉,园区通过气象站数据联动灌溉系统,高温时段可自动启动“间歇喷雾模式”,让果树在极端天气下仍可保持正常挂果率。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湘江农机http://www.xjnongji.cn/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3786820880

扫一扫,关注我们